近日,一场雨接一场雨,很多人出门都会换上凉鞋蹚水。还有人会带孩子去滨江戏水,戏水除了危险、容易感冒以外,还会导致其他疾病!
武汉有个老大爷出去买东西后蹚水回家后,他的左脚起了一片肿胀的红斑,还出现全身高热寒战的症状。
原来是因为污水中的细菌通过脚上的破口进入淋巴管,从而使老大爷患上丹毒!
蹚水之后还易发这些病!
1、丹毒和淋巴管炎
一般大雨过后,市民蹚水后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趁虚而入,钻到淋巴管里,从而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等。如脚上有破口,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擦疹、脚足癣
因长时间在渍水中浸泡后,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很容易引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
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更需要注意,及时脱离污水环境,干燥脚部,预防真菌和细菌感染。
3、抽筋、关节炎、风湿病
下雨天很多人会用凉水冲脚以保持干净。但是,凉水洗脚,毛孔会骤然关闭阻塞,加上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腿脚很容易抽筋,更可能诱发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对于洪灾后的健康隐患!
贴心的铜小新送上一份最全洪灾后防疫健康指南!
灾后健康“十要十不要”
?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
?食物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容易繁殖细菌,食后易致病。
?要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采食野生的蘑菇。雨后菇,常有毒,不要采食。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临时居住点要建临时厕所,并采取消毒措施。
?要做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不要让蚊蝇孳生。灾后环境改变,容易导致蚊蝇孳生。
?垃圾、废墟要及时填埋、清理,不要食用淹死的禽、畜肉。
?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不要让脏臭骚扰。尽可能让灾后的生活、工作有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要防中暑、受凉、蚊虫叮咬,不要贪凉露宿。
?生病要及时就医,不要忌医和迷信。
?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不要知情不报。洪灾过后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如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并向当地医疗卫生单位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加强汛期饮水安全
?如何对缸水、井水进行消毒?
缸水:静置沉淀1小时,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①煮沸5-10分钟。②漂白精片消毒法:清洁水公斤加漂白精片1片,混匀静置30分钟即可。
井水:用毫升的矿泉水瓶或竹筒装入半瓶(筒)漂白粉,在容器上面或旁边均匀钻4-6个小孔,孔的直径0.2-0.5厘米。将简易消毒器口扎紧置于井水,用浮筒悬在水中。一次加药后消毒可维持3-5天左右。
?如何处理浑浊水?
对于浑浊水,取水装入缸(桶)中,可选用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铁、碱氏氯化铝等混凝剂,按要求比例加入水中,充分搅匀,将水中的泥沙或有机物混凝,静置沉淀约1小时取出上面澄清液倒入另外缸(桶)进行消毒才能饮用。
?重新启用的水井需注意事项?
重新启用的水井必须进行清掏、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抽干,清除污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抽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加氯消毒。
?发生饮水污染如何处理?
当发生饮水污染时,立即停止饮用,并立即上报政府及监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做好灾后消毒防疫
水灾后消毒原则
?加强环境消毒。对受淹的室内地面、墙壁及物品应进行及时消毒,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应随时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确保重点场所及时消毒。暴露的粪便、排泄物要及时处理、消毒,防止污染扩散。
?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尽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