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妈妈该如何行动

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妈妈该如何行动?

作者:韩玲样

编者按

中新网:据日媒报道,近日,手足口病在日本出现全国爆发之势,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并以儿童为主。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日本约有医院在一周内接诊了1.万名手足口病儿童患者。平均每所医疗机构接收的患者人数为5.48人。

那么我国的情况是什么呢?根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报告,5月1日-6月30日,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死亡54例,在所有法定传染病报告中,发病数居首位。

手足口病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病,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个别地区秋冬季将会出现发病小高峰。高发人群主要为3岁及3岁以下宝宝,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大多数患儿患病后症状较轻,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但个别危重患者可发生肺水肿、脑膜炎,并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加之重症患儿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让家长们谈“手足口”色变,那么,作为妈妈们,该如何行动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呢?

行动之前,让我们先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做一个简单了解吧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比如传染源通过粪便、疱疹液将病毒污染于毛巾、牙具、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衣物、桌、椅、凳、门把手和游戏设施上,健康儿童用手接触后通过口腔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托幼机构等人群集中单位常出现疫情暴发或流行。

对于轻症患儿来说,无需住院,一般给予对症治疗,1周左右即可痊愈,但建议最好居家隔离2周左右,以免传播给其他患儿。重症患儿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且死亡率高,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为了使您的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各位妈妈该如何行动呢?

勤洗手:不干净的手部每平方厘米有上百万个细菌,正确的洗手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是预防传染病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做到正确的洗手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家长及宝宝均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后、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洗手最好用流动水,而且必须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

3、洗手步骤:推荐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N0.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N0.2搓:手掌、手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搓揉至少20秒: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2)掌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相对搓揉;

(4)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温馨提醒:建议最好使用洗手液洗手,如果使用皂液时,一定要保持皂液及容器的干燥和清洁。(图示:使用中未干燥的肥皂含菌浓度:1×10^(4-5)个/g)

N0.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N0.4捧:用双手捧起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N0.5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双手。

吃熟食、喝开水: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讲卫生,勤清洗:宝宝使用的日常用品、玩具等应勤清洗消毒;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紫外线照射(晒太阳)、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浸泡、喷洒或者擦拭消毒。

煮沸消毒主要适用于金属、玻璃制品、餐饮具、织物或者其他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如宝宝的奶具、餐具、尿布等。使用煮沸消毒时将待消毒物品完全浸没水中,加热至水沸腾后维持至少15分钟以上。可拆卸的物品应拆开煮沸。

含氯消毒液主要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如宝宝的玩具、游戏设施、桌椅等。可使用擦拭或者喷洒、浸泡法。一般使用有效含氯-mg/l的消毒液,作用时间为10-30分钟即可。配制方法可参照说明书。如果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餐具,一定要注意消毒后的餐具不可再用抹布重新擦抹,应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家长还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将含氯消毒剂妥善保管,放置在幼儿不易触碰到的位置。

紫外线照射(晒太阳)主要用于衣被、纸张等的消毒。晾晒衣被、纸张等物品时,要充分将物品暴露在阳光下,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一般建议晾晒时间4-6小时。

勤通风、晒衣被: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衣被要经常暴晒,至少每个月一次。

不扎堆:在疾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宝宝接触患病儿童。

早发现,早隔离:在该病流行期妈妈可每天晨起检查宝宝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宝宝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宝宝患病后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科学知识是最好的“疫苗”,积极预防是最有力的武器。为了宝宝的健康,为了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让我们谨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讲卫生、勤通风、晒衣被、不扎堆、早发现”。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图文编辑:小小牧童

审稿:陈文森胡必杰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研究所
白癜风中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hl/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