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及预防手足口病陈乐无

佛山电台顺德广播FM90.1《医家有嘢讲》

年10月21日(周五)14:30-15:00(首播)

年10月24日(周一)06:00-06:30(重播)

喜马拉雅账号:顺德碧云

主持:碧云

主题:认识及预防手足口病

嘉宾: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乐无

点击页底的,可以听本期节目录音

节目内容

(陈乐无供稿)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

?2、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现?

(1)发热、流涎、拒食;

(2)口腔、手、足、臀部出现小丘疹、小疱疹;

(3)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样症状。

?3、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组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EV71)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4、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5、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6、手足口病的疹子有哪些特点?

手足口病的疹子一般为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其主要特点有: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7、如何尽快发现孩子罹患手足口病?

由于手足口病初期也有皮疹和发热的症状,有些父母可能会将其误认为是蚊虫叮咬或普通的感冒发热,未引起重视而贻误病情。

那么该如何区别手足口病皮疹与普通蚊虫叮咬的不同呢?

手足口病皮疹多数为分布在手心、脚心、臀部的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泡内液体较少,疱疹壁厚,不容易破溃,无痒感;少数在手背、足背、双膝双肘关节的伸侧甚至全身出现皮疹;口腔较多疱疹或溃疡,口痛明显。手足口病可以伴有发热,或没有发热,无热的病人一般病情相对轻微些。

蚊虫叮咬的皮疹一般分布在皮肤暴露部位,表现为红色小丘疹或风团样疹,皮疹顶端可有小水泡,伴有渗液,蚊虫叮咬后其毒素刺激皮肤引起搔痒明显。蚊虫叮咬不伴有发热,局部用抗过敏药物就可以了。

?8、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该隔离多久?

发病起2周或者症状消失后1周。如果在居家隔离期间,宝宝非要闹着去外面玩,宝妈可以带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但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哦!

?9、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1)首先不要惊慌;

(2)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高热时可以用布洛芬等退烧药,并一定要去看医生;

(4)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如果有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惊跳、精神差、呼吸增快或不规则、出冷汗、手脚凉等,要考虑重症手足口病,医院看病。

?10、家长如何居家护理轻症患者。

一般轻症的手足口病,可居家护理,具体建议如下:

(1)注意隔离手足口病的孩子不要接触其他儿童,以免交叉感染。

(2)按时用药,观察体温除按时服药、口腔及手足局部喷药外,家长要注意观察体温:轻中度发热(腋温38.5℃以下,肛门温度39℃以下)时,用物理降温:可以温水擦澡;温水毛巾敷在额头,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或是降温贴外敷额头。高热(腋温38.5℃以上,肛门温度39℃以上)时,需要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做好消毒工作爸爸妈妈们要将宝宝的衣物及时晾晒,护理完宝宝后要洗手,玩具等可用84消毒液消毒。

?11、家长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当手足口病出现以下症状,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家长们要注意观察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出现呕吐,易惊,肢体抖动,乏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汗,未梢循环不良,患儿可出现全身出冷汗,手脚冰凉,皮肤花纹。

(5)高血压,出现呕吐,儿童诉头痛,视物模糊,小婴儿前囟张力高。

(6)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可有多饮多尿口渴表现。如果手足口病伴以上任何症状,都必须要在医生监护下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快,可以在几小时内出现危及生命的病状。

?12、手足口病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护理,多饮水,清淡饮食,注意手卫生,隔离治疗。

(2)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物,可酌情应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利巴韦林可能引起小儿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且作用不明确,婴幼儿酌情选用。另外,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效果较好,不适用于手足口病。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亦不适用于手足口病。如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时予抗生素治疗。

(3)对症治疗:发热者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赖氨匹林等药物退热;咽痛明显者可予利多卡因或蒙脱石散调成糊状局部涂抹;康复新液漱口或局部涂抹促进愈合。血糖升高明显者可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惊厥者需使用镇静药物。高热不退、惊厥频繁或重症患儿可酌情使用亚冬眠疗法。

(4)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危重症患儿诊疗指南强调“三早三基”:早期降颅压,早期气管插管,早期抗休克;三项基本处理:及时防治各种并发症,掌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指征,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3、得过手足口病还可以再得吗?

手足口病没有“终身免疫”性,得过之后,可以反复发作。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二十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严重。

?14、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记住“15字口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太阳。

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②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逛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③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④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逆免人畜洗合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的直接传播。

?15、宝宝居家隔离期间,餐具、玩具如何消毒?

含氯(如8.4消毒液)消毒剂、紫外线(如晒太阳)、高温(如煮沸)均有效。家庭中宜少用含氯消毒剂,因为其对皮肤刺激性较大,对织物有腐蚀作用。餐具、玩具如耐高温,尽量选择煮沸消毒法,不耐高温的可选择含氯消毒液浸泡或者擦拭消毒,但消毒后一定要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常用的75%的医用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没有杀伤力。

?16、正确洗手的方法

第一步: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第二步: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第三步: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第四步: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第五步: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17、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年3月22日,肠道病毒71型疫苗在北京市完成了首针接种。目前,该疫苗已经发往各地,北京、广西、云南等地已展开接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且不断变异,EV71病毒只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病不具有保护作用。

??特别通知??

受台风“海马”影响,原定于10月21日(周五)晚上7点45分,在北滘镇西海村西海中心公园举行的《医家有嘢讲,健康村居行》活动延期举行,具体安排时间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节目预告

??10月24日(周一)便秘与痔疮

嘉宾:顺德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朱达坚

??10月27日(周四)痛风的危害与预防

嘉宾: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梁谋

??10月28日(周五)秋冬呼吸疾病预防

嘉宾: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卢树标

欢迎提交健康咨询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hl/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