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操作维护小经验:
1.影响游泳池水质好坏的最重要因素是PH值,池水PH值的最佳值为7.2-7.5。2.室外游泳池在夏天,特别是梅雨季节要注意防止藻类发生,在雷雨来前提早投加除藻剂。3.经过投加混凝剂的沉淀,必须在第二天日出前用吸污器吸除。4.池水水质日常检测不能少,开放后每二小时一次,最好采用自动检控,保持水质平衡。5.消毒剂必须连续投加,使水中余氯保持在范围内,才能保证达到水质卫生标准的要求。6.夏季开放到高温天气时,气温、水温均高于30℃时要特别注意降低水温,增加补充新水降温是一种方法。7.用深井水含铁、锰的水作水源的泳池,必须增加除锰、除铁工艺,不然水的颜色不会呈兰色。8.池水那天兰色不是加硫酸铜或其他颜料所致,而是水的浊度低、透明度高和水中含氧量高自然形成,这种水色自然而夺目。9.循环水处理设备最好连续运行,为节约能源可增设一台小水泵,在水质达标后运行。
水处理药剂的简介:
1.混凝剂:明矾、精制硫酸铝、碱式氯化铝、聚合氯化铝等;应根据各地不同水质和货源选用。其用量约需20~25公斤/m3水。2.PH值调整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其中氧氧化钠是强碱,使用时注意安全。一般测试水质PH值偏低时投放。投放量:PH=6.5时,应先由小许投放,约立方米投5公斤,再由测试得出适量增减投药,使PH6.8~8.0之间即可。3.除藻剂:硫酸铜,应与消毒剂配合投加,效果更好。颜色呈蓝色,味道有小臭味,通常用量为m3水0.5~1公斤,但使用次数不宜太多,正常每月投放一次即可。4.消毒剂: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溴化物、臭氧、紫外线等。根据各地货源和水质选用。有效氯含量达50%.用量m3,4~5公斤,但首次用量为三日用量,两天后用量,以后每隔一天按两天药量投放;粉剂首次投药量加倍,以后每天按量投放即可。(具体参数已验水盒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