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急提醒你这样预防新冠肺炎,可能还没预防

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120/5208500.html
随着第一波爆发期到来,全国确诊、疑似病例数量快速增长。宅在家里为国做贡献的同时,也要勤洗手,多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是每天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此外,对于餐饮具和茶具、地面、衣服等,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在消毒时要注意消毒剂的配制和安全使用。

2月8日上午,一位烧伤患者小张(化名)医院,医院烧伤科张伟医生诊断,小张头面颈、四肢、呼吸道等多处火焰烧伤,判断为15%的Ⅱ-Ⅲ度烧伤,而起因居然就是酒精消毒!

医用酒精是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其中乙醇的浓度为75%。医学实践证明,这个浓度的医用酒精消毒效果最好,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也能够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大家在使用酒精消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84消毒液时要防止中毒

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消毒时起作用的是次氯酸钠,氯化钠是生产时候的副产物,不起消毒作用。其消毒原理为,次氯酸钠以及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等作用产生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新型冠状病毒也有效。次氯酸钠及次氯酸氧化性非常强,不但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细胞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在使用84消毒液的时候,要按照使用要求进行稀释,还要戴上手套等进行防护,避免身体接触,防止吸入人体。由于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二者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这就是在使用中会闻到氯气味道的原因。氯气具很强的毒性,对呼吸道具有较强的伤害,过量吸入会导致中毒死亡。在正常情况下使用84消毒液,产生的氯气量不大,在敞开体系下是安全的,但是在密闭空间则可能由于氯气聚集而产生中毒危险。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84消毒液不能和酸性物质(如醋、洁厕灵等)混用,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氯气,导致人员中毒。

相关视频:孩子将两种消毒液混合,造成4人氯气中毒一人死亡

一日内,连续3名孩子误服消毒剂

将84消毒剂原液瓶误认成牛奶瓶

家长将外表与大桶的牛奶近似的84消毒剂原液放在洗手间,8岁的孩子没注意,竟然将其误当成牛奶服用。

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入空饮料瓶

还有一名10岁的孩子,家长将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在了空饮料瓶中,但没注意的是这款饮料是孩子喜欢喝的,而且没有做标识,导致孩子误服。

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

这是一名相较前两名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将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导致3岁孩子误以为是饮料服用。据接诊的医生介绍:好在当时这3名孩子误服消毒剂的量不多,家长及时发现、送医,经过催吐等急诊处置后,目前这3名孩子情况稳定,均已出院。

误服消毒剂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儿童常见误服的消毒液包括火碱、硫酸、过氧乙酸、来苏儿、84消毒液等等。这些消毒液多为酸(碱)性化学制剂,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误服原液可致口、咽、食道黏膜损伤,误服大量可引起胃、肠穿孔,后期出现食道瘢痕,造成食道狭窄,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

一旦发现孩子误服,如何做?

1.保持镇静: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责备孩子;

2.了解误服剂量,及时催吐:要了解孩子误服的剂量是多少,能够配合的孩子立即给予催吐。

3.准备牛奶、误服产品的资料,医院就诊:家长最好先准备牛奶,遵医嘱,以备需要时保护食道及胃粘膜,尽可能减少损伤;针对农药、药品等,家长尽量了解误服物品的名称、种类或者携带包装前来,以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误服物品属性,对症救治。

再次提醒

使用消毒剂、医用酒精时一定注意以上安全事项!

End

文章来源半岛晨报、中国消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hl/1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