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常识户外防蛇知识与技巧

一、预防(预防比治疗重要,所以先说预防):

1、在蛇区行走时,扎好裤脚(更不能穿短裤),穿好鞋袜(莫穿凉鞋)。2、在草丛中行走时,手持一棍棒,边走边打草,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3、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4、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类躲藏。5、关好帐篷门。6、常备蛇药,以防万一!7、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如今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特别是动植物造成的危险往往估计不足,这些危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二、一些错误的认识:错误认识一:小蛇不毒?错!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刚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妈妈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频繁,咬人时注毒量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因此咬人时注毒量相对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人凶狠。许多养蛇专业户甚至蛇类专家都吃过这个教训。另外蛇的种类不同,毒性强弱也不同,如银环蛇的个头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却极强。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错误认识二:被蛇咬过,但是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一定是无毒蛇了。实际上,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比如97医院就收治了一个8岁大的小孩,他被银环蛇咬伤后4小时才出现症状,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来经各方全力抢救,仍然昏迷了一个多星期才苏醒。错误认识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事实上,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即便是有毒蛇咬伤,也会有“侥幸”存在: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如果治疗及时,甚至可以使%的人救活(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使这个%只是理想数字)。

错误认识四:三角脑袋的才是毒蛇。不一定的,有的毒蛇就不是三角脑袋。

三、民间说法:蛇往往咬第二个人?一队人行进的时候,第一个人起了“打草惊蛇”的作用,然后这个人走过去了,第二个人跟上来,正好被蛇“看”到,当了倒霉蛋。这种民间说法有一定道理。四、蛇的规律: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洪水时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有的蛇在白天活动,有的蛇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北方常见的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要穿长裤,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毒蛇怕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大多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因此,在适于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时,提高警惕,并做适当的防护,许多蛇伤是可以避免的。五、毒蛇咬伤的中毒特征分为三类,神经毒,血液毒性,混合型神经毒类:中毒表现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血循环毒类: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甚至七窍流血。数医院,仍可以治愈。混合毒类:蝮蛇即属于此类。中毒表现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环毒。中毒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所以即使进行人工呼吸也难以抢救。其中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闽北有一个村,因为知道抓眼镜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镜王蛇咬死的人。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能治愈。六、急救:切记,按照的顺序处理,不能错了顺序1、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目击者/被咬者如果有足够知识,应该能够从蛇的外形看出来是哪种蛇,进而知道有毒还是没有毒。从伤口情况也可以判断: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问题:要不要捉住/打死咬人的毒蛇以供医生参考具体是哪种毒蛇?答案:如果你不认识这条蛇,那么医生肯定、绝对、特别希望你把蛇带给他看,以利于判断蛇的种类。但是别把“一定把这条蛇捉回去”记成是必须必需的事情,这样做对于某些没有见过蛇、打过蛇的人来讲徒加了二次咬伤的危险!!。何必再搭进第二个被咬伤的人?对一些蛇,如眼镜蛇等,用衣服盖住蛇身再打应是有效的。问题:确认是无毒蛇咬伤,如何处理?答案:无毒蛇咬了,不用任何处理。当然,如果有创可贴,贴上一片也可以。问题: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怎么办?答案:按毒蛇咬伤处理。2、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等,在伤口上方适当位置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切记: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问题:用什么结扎?没带绳子怎么办?答案:最好是医用止血带。现场可以用鞋带、撕衣服做布条,等等。3、排毒:(先结扎,后排毒,别搞反了)简单用消毒剂冲洗一下伤口,(如果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用小刀等其他尖锐物挑出)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切开成十字型,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也可用吸吮器将毒血吸出,但应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内有伤口(溃疡、龋齿)可能引起中毒。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是出血毒类型,会造成出血不止。问题: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怎么做?答案:绝对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该照上面的方法自救。如果对自己下不去刀。。。。。。还有,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问题:没带着消毒剂冲洗伤口,怎么办?答案:用清水,甚至可以不冲洗。问题:小刀怎么消毒?答案:有些急救包里的医用刀片是密封包装的,直接用。如果用削苹果的小刀,可以用打火机火焰烧一下刀,如果没带着打火机,那就不消毒好了,嘿嘿问题:吸吮器是什么东西?答案:一种专用小工具。如果你不是从事医学工作的,即使有这个东西也建议你不用它,而是直接挤压伤口周围,这样用着更简捷。4,蛇药:一般是季德胜蛇药,被毒蛇咬伤后,即取蛇药20片,捻碎,以温开水(如加少量酒更好)服下,以后每隔6小时续服10片。问题:没带着蛇药怎么办?答案:不吃呗。遇到山友就问一句:您带蛇药了吗?问题:哪儿有卖蛇药的?答案:户外店有。5,送医院,打蛇毒血清之类的事儿是医生的事儿。就不用您操心了。强调:救治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就是蛇毒血清,所以不管伤者经简单治疗是否已经恢复,先送医院再说。七、防蛇妙招

雄黄是一种胃毒剂,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它的毒性来源于它的杂质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蛇对雄黄反应非常敏感;加入酒精后的雄黄驱蛇更远,效力更强,原因是酒精可以作为“稀薄剂”增强雄黄的挥发性和传播距离。实际上蛇是怕硫这个东西,在硫含量高的地方,你是找不到蛇的,如:火山周围。野外宿营。在帐篷周边喷上一圈雄黄酒溶液,不光蛇躲远,蚂蟥、毒虫类都逃之夭夭。如果用75度酒精溶解雄黄,制成雄黄酒,进行登山或户外运动时,在衣服和鞋子上喷洒点,或洒在毛巾、手绢上装入口袋,散发的气味可以持续5-8个小时。散发出的雄黄气味,也会让蛇类、毒虫类唯恐躲闪不及。如果休息前或运动前少量喝点雄黄酒(不推荐。并且强调不超过10毫升),气味会更持久,通过排汗和呼吸呼出的气体也会产生一种人类没感觉、蛇类毒虫类很敏感的气味。注意的是这种要喝的酒要用高度数的食用白酒来溶解雄黄。如56度以上的二锅头或其它高度数的白酒来泡。并且一定不能多喝,一般10毫升以内不会有危险。雄黄有微毒,遇热毒性会大大增强。多喝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最严重可以致命)。所以一定要小心。雄黄干粉千万别入口,常温有微毒。加热后有剧毒。又名砒霜就知道毒性有多大了吧。对肝脏损伤最大。推荐外用。仅用于防蛇。请不要在营地周围直接洒雄黄粉,干的雄黄粉对于防蛇基本没效果。对环境也有污染。雄黄酒和雄黄粉一定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饮误食。雄黄酒要防火。要写上标识。雄黄酒的配置:取雄黄克,加入56度以上白酒毫升,密封即可,用时摇匀喷洒在营地周围。如不饮用,用无水乙醇溶解雄黄粉效果最佳(即无水酒精)。但使用时一定要稀释,否则挥发太快,持续作用时间短。雄黄酒是预防性的使用,对真正毒蛇咬伤是没什么任何治疗效果的,这点要清楚。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hl/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