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群聚集场所手卫生设施要求、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方法、手卫生管理与效果评价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人群聚集场所。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手消毒剂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人群聚集场所congregatesettings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传染病流行期间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包括各种公共场所如宾馆、饭店、商场、公共浴室、理发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各类办公场所和学校等。3.2洗手handwashing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3.3手消毒handantisepsis用消毒剂揉搓或浸泡双手,杀灭手部微生物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3.4手卫生handhygiene进行洗手或手消毒的过程。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时,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WS/T—.5手卫生设施handhygienefacilities用于洗手和手消毒的设备和用品,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洗手液(或肥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感应式手消毒设备等。4设施要求4.1人群聚集场所宜配备与人群规模相匹配的手卫生设施,且相应设施适宜、有效、便捷。4.2场所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流动水水质应符合GB的要求。4.3洗手池宜选用陶瓷、钢化玻璃或不锈钢等光滑易清洁材质,上方有自然采光或照明设备。4.4洗手水龙头宜选用表面易清洁的水龙头,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4.5人群聚集场所配备洗手液(或肥皂),有条件的场所宜配备非手触式出液器。并符合以下要求:a)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b)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更换或添加洗手液时应清洁消毒;c)洗手液变质时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d)使用的肥皂及肥皂盒宜定期清洁,并保持干燥。4.6人群聚集场所宜配备干手用品(烘手机或纸巾)及带盖垃圾桶。4.7传染病流行期间,在人群聚集场所出入口、电梯间、餐厅、卫生间等处,宜配置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5手卫生指征下列四种情况应进行手卫生:a)清洁操作前,如饮食前、加工制作食品饮料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护理老年人和婴幼儿前等;b)污染操作后,如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鼻后、大小便后、护理病患后、触摸钱币后、接触或处理各种垃圾和污物后等;c)手部有明显污染物;d)传染病流行期间,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键等各类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后。6手卫生方法6.1洗手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指甲缝和指缝,按照“六步洗手法”(如图1)认真揉搓双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风干或烘干。
6.2手消毒
6.2.1取适量(按产品说明书,一般1mL~2mL)手消毒剂于掌心,双手揉搓,使其均匀涂抹至手每个部位,揉搓消毒至干燥。
6.2.2手消毒时首选速干手消毒剂,醇类过敏者,可选用季铵盐类等非醇类手消毒剂,某些对醇类不敏感的肠道病毒流行期间,宜选择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剂。手消毒剂符合GB相关要求。
7手卫生管理
7.1人群聚集场所管理者制定手卫生制度,并张贴“六步洗手法”流程图,落实手卫生措施。
7.2人群聚集场所管理者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并引导进入场所的公众正确做好手卫生。
7.3洗手池、水龙头、烘手机等设施完好无损,且运行正常,洗手液(或肥皂)、纸巾、手消毒剂等用品配备充足,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8效果评价传染病流行期间,主管部门要检查指导人群聚集场所工作人员开展手卫生。开展手卫生效果评价时按附录A进行,手卫生前后手上自然菌的消除率≥90%,判为手卫生合格。
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hl/1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