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采集血培养的指征:
临床上疑为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或其他血流感染的患者,并有下列一项或几项表现时应采血培养:
(1)发热(≥38℃)或低体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L,特别有“核左移”现象,或未成熟、杆状核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黏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等。
2、采血时间:寒战或发热初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除外),抗生素使用前或血抗菌药物浓度最低时,以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3、采血套数及血量:成人:同时从双侧采集2套4瓶血培养,每瓶血量8~10ml。儿童:不同部位采集两瓶,3~5ml血液/儿童瓶。婴幼儿:1~2ml血液/儿童瓶。
4、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1)皮肤清洁:抽血培养之前,应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以保证消毒效果,减少假阳性。
(2)皮肤消毒:用灭菌棉签蘸安尔碘皮肤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旋转稍用力涂擦消毒,消毒范围5cm×5cm,消毒2次,末次消毒后应使消毒剂充分自然待干。
(3)去除培养瓶上的封盖瓶帽,用安尔碘消毒剂消毒橡皮塞,待干60秒。
(4)采取的血量足够时,一般情况下应先将血液注入厌氧瓶,再注需氧瓶;当临床上无法获得足够的血量时,则应优先保证需氧瓶的血量。
(5)禁止采取动脉血替代静脉血做血培养检查;不推荐通过静脉导管或留置物抽取血培养,以免增加污染的机率。
赞赏